欢迎光临 宜昌市猇亭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要闻

干部素质提升年│在法徽闪耀处 守望民心所向

作者: 猇亭法院     时间:2025-07-02 阅读:119

“干部素质提升年”进行时,岗位就是最好的舞台!猇亭法院推动青年干警在一线淬炼中蝶变成长。本期编发猇亭法院青年干警许晗的演讲作品《在法徽闪耀处 守望民心所向》,三个亲身见证的法院故事里,有立案窗口俯身倾听的微笑、有审判席上抽丝剥茧的严谨、有执行路上披星戴月的汗水,串起的不仅是司法程序的闭环,更是法院人将“司法为民”四个字融入血脉的生动注脚。该作品在6月13日由猇亭区委政法委主办的政法菁英“思享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我在网上冲浪时曾经看到网友的提问:“为什么法院台阶那么高,走上台阶的时候人们在想什么?”入职三年多来,我看到走进法院的不同当事人,有人紧紧攥着手中资料,有人表情沉重,还有人打电话焦急询问,怒气冲冲。这些瞬间不禁让我思考:“如果我是他们,我期待得到怎样的回应?”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三个真实故事,一起感受司法温暖的真实模样。

当脚步徘徊阶前,最需要的是指引



今年1月中旬,一位笑容满面的当事人将崭新的锦旗递到立案庭工作人员手中,他不停的说着谢谢,“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货款,感谢你们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

时间还要追溯到三个月前,一位忐忑不安的企业负责人来到立案窗口,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这家小微企业被拖欠1万余元的货款,前后追讨了20多次无果,万般无奈之下决定起诉,但起诉流程有哪些、证据怎样收集、多久才能拿到货款,这家企业心中无数,可辛苦的血汗钱,不要也不行。看到当事人急躁难安,立案窗口工作人员边安抚,边审查材料,耐心指导完善证据材料,登记立案后该案进入“绿色通道”,通过先行调解,被告明白了拖延执行、拒不执行将面临的后果,在达成调解的当天,一次性支付了拖欠货款。

当天平承载期盼,最渴望的是公正

曾听当事人说过一句话:“钱是小事,但我就要争一口气!”这句话让我对“司法回应”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事人期待的,不仅是事了,还需要人和。

刘某与某物流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一审法官在查明事实后,认为刘某的行为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辞退,但解除合同程序违法,双方均有责任,判决物流公司支付刘某赔偿金1.8万元。收到判决后,原被告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亏”,判决不公正,分别提出上诉。如果按程序走,该案将拖延数月甚至更久,不仅浪费司法资源,更有可能加剧双方矛盾,怎么办?承办法官抓住宝贵的上诉期限,多次与当事人沟通,希望能够解开他们的“心结”。在前期沟通中,双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刘某表示“4万元少一分都不行!”公司负责人说“我们一分钱都不会给!”法官一边释法明理,一边组织协商。一次不成,就两次、三次,最终双方对判决依据和权利义务有了更理性、明确的认知,心里的气也渐渐消去,在法官主持下,双方握手言和,顺利达成和解协议,按照约定履行完毕赔偿金,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当胜券握于掌心,最担忧的是兑现

如果我是当事人,最担心的是“赢了官司拿不到钱”,“法律白条”成为心结。众所周知,执行是个难题,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院办理的一起挖掘机分期付款纠纷的执行案件。

线索显示待执行的挖掘机被藏匿于长阳深山中,山里通讯微弱,道路泥泞,我们一边尝试联系涉案人员,一边徒步上山搜寻,凭借微弱的GPS信号,最终锁定了目标,还没想到如何把挖掘机运出去,就遭到多名债权人围堵,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挖掘机是抵押给我们的,他不付款休想拖走挖机!”天黑、路险,现场情况危急,处置不当可能引发群体事件。执行人员迅速与当地政府、法院、居委会联系,通过与多名债权人耐心沟通,详细分析利害关系、释法明理,并协助居民做起诉准备,债权人最终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让设备顺利归位。

三个故事,三种期待,汇聚成司法为民的同一个答案:那就是“如我在诉”。这,就是在法徽闪耀处,我们守望民心所向的坚定姿态。

今年,是我踏入这片司法沃土、追寻法治梦想的第三个春秋。这三年,我聆听过立案窗口的低声诉说,感受过审判席上的法槌铿锵,也体会过执行路上的跋涉艰辛。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深深懂得,真正的法治,不在云端之上,而在人心之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站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我将始终牢记“如我在诉”的理念,记得那些在台阶上徘徊、在法庭中等待、在执行路上期盼的背影;记得他们手中的案卷、眼中的焦虑、心中的“难处”,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稳稳接住司法为民的接力棒,用心传递,在法徽闪耀处,守望民心所向,为猇亭的接续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