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宜昌市猇亭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要闻

“三管齐下” 助力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作者: 毛袅袅     时间:2023-02-27 阅读:543

2月24日,2023年全市法院院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在市法院召开,猇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茜在会上作审判质效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BU7A2936.JPG

2022年,猇亭法院直面案多人少矛盾,治诉源、强管理、提能力、保大局,努力提升办案质效。全院收案1800件,结案1771件,结案率98.39%,人均结案数197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40.56天,综合平均审理天数全市最短;改判发回案件10件,发改率全市最低。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源头、重治理,为办案质效提升减负

一是搭建“连心桥”。与辖区三个街办签订“诉源治理共建协议”,2名班子成员兼职街道“大工委委员”、社区“大党委委员”,每月一次参与社区社会治理工作研究。院领导带头与辖区16家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统筹各方力量,调动社会资源,实现治理网络全覆盖,形成诉源治理合力。

二是夯实“主阵地”。以“无讼社区”工作群、“微咨询”便民服务平台、“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为基础,打造“社区法官调解室”“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社区法治广场”三大阵地,源头预防、化解各类纠纷,减轻审判压力,2022年参与社区诉前化解纠纷30余件。

三是奏响“主旋律”。以“筑堡工程”为载体,全院干警下沉社区,亮身份、访实情、践承诺,做好社区矛盾纠纷摸排工作。扎实开展法治讲堂活动,两名员额法官担任小学法治副校长,为3所小学1500多名师生宣讲法律。设立“红法徽”护企工作站,为企业“零距离”提供司法服务。依托“小法快吧”宣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方式化解纠纷。

二、抓改革、重创新,为办案质效提升疏堵

一是强化运用降成本。加强审判执行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2022年律服平台立案审查通过率88.97%,网上缴费率达93.99%。设立“收转发e中心”,实行电子送达全覆盖,电子送达率81.28%。开通“云上法庭”,在线调解案件234件,在线庭审29件,3件破产案件在网上成功召开债权人会议,用数据“领跑”换群众“零跑”,带动司法效能提升。

二是科学分流增效率。深化案件繁简分流,落实落细“简案快办、类案同审、繁案精审”。不断完善“调解在先、诉讼在后”解纷大格局,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猇亭区矛盾调解分中心,简单案件先行调解,全年成功调解纠纷117件。抽调2名员额法官组成“两审一助两书”速裁团队,将调解不成功的案件、集团性类案交由速裁团队审理,其他法官集中精力解决“疑难杂症”。2022年2名速裁法官结案531件,占诉讼案件总数的42.31%,全院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2.28%,位居全市第一。

三是改进方式提质量。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准确把握和深入落实“三项规程”,审结刑事案件86件,上诉2件,无一改判发回。以强化庭审功能为重点,深化民事庭审方式改革,组织开展庭审观摩,提升法官庭审驾驭力,案件一次庭审结案率达96.88%。改进执行方式,实行“一中心两团队”运行模式,分段集约执行;建立与政法部门、税务、银行联动执行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增强执行效果;发挥网上执行优势,第一时间网上查控资产、冻结资金,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额达1378.83万元、溢价率6.54%,“3+1”核心指标稳居全市法院第一方阵。

三、抓监督、重公开,为办案质效提升护航

一是内部监管从严。严格审判管理,强化案件评查,涉企案件未开展经济影响评估的直接定为不合格,案卷未经评查不得归档。强化审判监督,放权不放任,每月召开案件质效研判会,及时补短板、强弱项;院庭长监督管理不缺位、到位不越位,“四类案件”实行全流程监管。大力提升服判息诉率,注重裁判说理,开展判后答疑,一审服判息诉率91.47%,为中院减轻办案压力作出积极努力。

二是外部监督从实。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律师专业监督,邀请检察长、律师列席审委会,共同提高办案水平。及时公开法院工作动态,庭审直播323场,公开裁判文书1253篇,以公开促公正。

三是办案指导求精。及时提供咨询意见,随时召集专业法官会议,为法官办案分忧。及时研究审判工作,建立改发案件研讨例会机制,分析问题,总结教训,提高案件质量。及时总结裁判观点,3篇案例入选2022年度案例,我院被评为全省案例工作先进组织单位。及时争取上级法院指导,邀请中院业务专家来院授课,积极请示重大疑难问题,3件破产案件均在中院指导下顺利办结。

下一步,猇亭法院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兄弟法院先进经验,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勇气,四提竞进、争创一流,奋力推动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