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法新人“满月”记
作者: 猇亭法院 时间:2025-08-18 阅读:973
当梦想邂逅法院,当青春遇见基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转眼,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入职已经1月有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基层锻炼的“满月记”吧!
法官助理 向靓
从“菜鸟”到“菜鸟plus”的进化史
转眼间,入职猇亭法院已满一个月,当制服第一次妥帖地穿在身上,胸前的法徽在阳光下微微发亮,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第一阶段:窗口初体验——微笑服务,内心惶恐
刚坐到立案窗口时,我的表情管理堪称完美,嘴角上扬15度,眼神温和有礼,然而我的内心十分惶恐,“执行立案需要递交什么材料”“当事人递交的材料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可以说我对如何立案真是一窍不通,看着同事教我在系统上针对不同的案子如何点选,给我讲解注意要点,告诉我如何移送上诉案件、如何对外委托鉴定,我虽然做满了笔记,但自己立案时还是会出错,移动案件和委托鉴定时也还是弄不明白流程,那时候也常常对自己感到无语:你怎么这都弄不明白啊!
第二阶段:材料审查——化身“细节强迫症”
“姐,判决书没写的部分,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吗”“姐,被申请执行人部分履行的部分也要在强制执行申请书里写清楚吗”,从最初的十万个为什么,到现在也能独立并严谨地审查材料,校对当事人信息和提供的证据材料时多一份细致,需要补充的材料向当事人释明并让当事人一次性补足,并能够从最初的不敢接听当事人电话到积极拿起电话并解答当事人的询问,回顾这一个月的成长,我不禁感叹:还是没白学嘛。
第三阶段:不断学习——书写自己的“凡人修仙传”
“姐,你们现在怎么能做到那么自如地接待当事人的啊”“不断修炼,你也可以”,的确,立案窗口的工作看似基础,实际上十分繁琐,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作为新晋的法官助理,我还有许多业务知识需要学习,很多实践经验需要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工作虽忙,但也充实,坐在立案窗口,我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到当事人,通过和他们面对面交谈去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为他们办实事,我也相信,路虽长,但只要始终保持学徒心态,下定功夫沉淀和修炼,多听多看多做,我也能早日成长担得住事儿的合格“法院人”!
法官助理 张高天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离开学校入职法院已满月。初来乍到,整理卷宗的工作让我倍感棘手,消耗大量的时间。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我常常手忙脚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地实践,我逐渐找到整理卷宗的节奏,当我按照要求将一份份卷宗有序的整理好时,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卷宗的编排与案件流程紧密相连,每一份文件都在案件的不同阶段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第一次跟随法官开庭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庭审现场原被告各执一词,似乎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主张。纷繁复杂的证据材料犹如一团乱麻,让我一时不知该倾向哪一方。幸好,有法官引领我,用严谨的逻辑对证据进行细致分析,从常理的角度解读庭审笔录,依据法律条文审视双方的诉求。原本错综复杂的案件逐渐清晰明了,仿佛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
在草拟法律文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当我将初稿呈交给法官后,我心中充满了不安。法官认真地进行了修改,并耐心地给予我宝贵的建议。悉心的指导让我明白,法律文书不仅要准确表达事实和法律依据,更要做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
三十天不长,却让我触摸到司法实践的严谨与温度。未来,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岗位上继续沉淀前行。
